0

固态硬盘 diy(热门20篇)

许多朋友对自己的电脑不太熟悉,今天小编来教教大家怎么查看电脑硬盘。

浏览

6975

文章

377

篇1: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缓存在固态硬盘中的作用介绍

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电脑组装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俩的是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缓存在固态硬盘中的作用介绍,帮助大家更好的选购电脑固态硬盘,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i、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缓存在固态硬盘中的作用介绍:

1、其实“缓存”一词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可解释为延缓存放,简单的说“缓存”是为了平衡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之间的速度差异而存在的。

2、作用是让低速设备尽量的不拖高速设备的后退。这里之所以用“尽量”一词,主要是各类产品中的缓存容量有限,算法也不可能100%的准确命中,所以低速设备多多少少还是会拖高速设备的后腿,缓存的作用只能是“尽量”减少这种现象。

3、例如CPU缓存;每当CPU从内存里读数据时,会向内存控制器发出一个读指令,要求内存控制器返回其要求的数据

4、可是因为内存响应速度相对于CPU是很慢的,所以在数据返回之前CPU只有无所事事的“等待”,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再快的CPU也会被内存拖后腿,效率也不会提高。

5、在主内存(RAM)和CPU之间,放一块小容量的SRAM。当CPU申请RAM数据的时候,先在SRAM里面寻找,如果找到了数据,就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到RAM里去读了(同步读取)。

6、如果SRAM里没有数据,再到RAM去读,当RAM返回数据的时候,不仅仅返回原来所需要的数据,同时“捎带”返回所需数据“前后”的一些看似无关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放入SRAM中。

7、下次CPU再次到SRAM里读数据的时候,如果所需数据正好在SRAM里,就可以“命中”了。从原理上可以看出,命中率越高,CPU的效率就越高。

8、而命中率又是被“捎带”返回的数据所决定的,哪些数据被捎带返回,这个就要依CPU内部的缓存算法而定了。由此可见,由于缓存容量远远小于主内存容量,而缓存算法也不可能100%的准确命中。

9、以上是以CPU缓存做例子。但是在电脑系统里,缓存并不仅仅是CPU独有,因为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的矛盾并不仅仅体现在CPU和内存之间。

10、现在假如说,我要把数据从内存写入硬盘,由于硬盘相当缓慢,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此任务。那么用户体验就是电脑非常慢。实际上,这里CPU不慢,内存不慢,只是硬盘太慢了。

11、解决机械硬盘速度过慢的问题,就在其内部安置了一个小容量的内存,也就是硬盘的缓存,数据首先写入到缓存里。

12、那么在操作系统层面,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了,用户的感觉就是快速。随后硬盘自己再从缓存写入到盘片,这个过程无需用户干预了。

13、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实硬盘的缓存并不全都用于缓存数据,还有其他用途,所以不见得缓存越大,性能就越好。而且还有个缓存算法问题。如果算法不优秀,命中率就不会高,这样大容量缓存形同虚设。

14、刚才为大家介绍了什么是缓存,以及它在机械硬盘和内存中发挥的作用,其实缓存在SSD固态硬盘中发挥的作用也相差不远。

15、SSD上的缓存一般都是1或者2颗DRAM颗粒构成,起到数据交换缓冲作用。一款SSD产品是否有缓存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厂商根据产品定位和用途做得决定,一般一些入门级产品或者低速产品,在设计上就会考虑不带缓存方案,而一些高速产品由于数据交换量大,就设计有缓存,以提高产品的读写效率。

16、通常带有缓存的SSD在价格上或比不带缓存的略高一些,虽然SSD带缓存读取小文件的速度会快些,但对SSD来说,快的太有限了。

17、就反应速度来说,SSD的反应速度一般都在0.2毫秒以内,不比缓存慢。所以带缓存对读取速度的提升,几乎可以忽略。

18、其次带不带缓存并不影响SSD的寿命,决定SSD寿命的是NAND FLASH的写入次数。其次,主控芯片的好坏才是是决定SSD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19、我们可以看出缓存在内存、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身上发挥作用的强弱是不一样的。缓存是为了平衡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之间的速度差异而存在的,其作用是让低速设备尽量的不拖高速设备的后脚。

20、缓存的主要功能在于是电脑有资料放到HDD时,因为HDD机械式运作比电脑慢很多,所以在HDD上放上缓存,暂时存储资料以便电脑能够继续做其他事情,不会因为HDD的动作慢,而拖慢了电脑的效能。

21、而SSD的速度大幅提升,已经能够实时处理数据,缓存作为提升速度的作用就不大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依据缓存大小判断SSD速度并不科学,固态硬盘速度快慢主要由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品质决定。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缓存在固态硬盘中的作用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电脑组装知识网小编建议大家选购电脑硬件时,一定要了解电脑硬件的相关知识,才能选购出合适的硬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固态硬盘迁移系统详细教程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这里以分区助手软件为例,打开分区助手软件,点击页面左侧“迁移系统固态硬盘”选项。

2

接下来的页面中,点击“下一步”按钮。

3

接下来,在固态硬盘中选择尚未分配的空间,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4

接下来,拖动页面中的滑块调整固态硬盘的分配空间大小,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操作系统空间调整为100G,并点击“下一步”按钮。

5

接下来的页面中,点击“完成”按钮,然后将返回到软件主页面。

6

最后,点击软件主页面左上方“提交”按钮,软件即可自动执行系统迁移到固态硬盘的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自己组装电脑教程之SSD固态硬盘误区介绍

全文共 2197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固态硬盘(SSD)已经全面普及,上至万元的高端机,下至一两千元的入门机,几乎都标配了固态硬盘。今天电脑组装知识网和大家聊聊关于自己组装电脑教程之SSD固态硬盘误区介绍

自己组装电脑教程之SSD固态硬盘误区介绍:

SSD固态硬盘误区(一):非法关机SSD损坏比HDD的几率高

1、非法关机主要指的就是忽然断电、误触重启、蓝屏强行关机之类的,但实际上固态硬盘(SSD)并没有比机械硬盘(HDD)更容易受损,反而是HDD在非法关机的时候更容易受损。两者都有受损的风险,别以为HDD就不会受损、或者以为HDD受损更少,所以大家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别出现非法关机的操作。

2、这就要从HDD的工作原理说起了,如果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话,HDD的光头就会在磁盘上进行0101的刻写,如果这时候正好断电的话,光头可能就无法及时从磁盘上抽离,从而一直压着磁盘伤害部分的磁道,导致出现坏道了。

3、而SSD因为没有这样的物理结构,断电了的话也不会对颗粒产生类似的物理伤害,更多的是数据逻辑上的出错。而且如果都要做断电保护的话,在SSD上是更简单的,只要增加一些充电电容就能实现了,原理上并不难,服务器SSD上很多都有用上了。

SSD固态硬盘误区(二):SSD一坏的话全部数据就没有了

1、这种说法太过片面,从存储机制上看,HDD恢复数据的可能性会比SSD要高,但并不等价于HDD就100%能恢复,SSD就100%不能恢复,这就是谣言的精髓所在。机械硬盘也有可能挂了之后直接掉盘消失,SSD也有可能挂了之后能得到修复,这个不是绝对的。如果HDD受到剧烈振动或者转轴质量不过关导致碟盘受损的话,一样无法恢复(或者很难恢复、只能少部分数据恢复)。

2、比如SSD如果只是主控挂了,颗粒没问题的话,那么数据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数据是存储在SSD的颗粒当中的,(SSD的主要组成是主控+颗粒+缓存+PCB),其中颗粒就是存储介质。如果只是主控坏了,只需要让厂家修复或者更换主控就可以找回硬盘里的数据。

3、当然,如果是颗粒坏了的话那数据恢复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

4、那么换做是机械硬盘就能很轻松的恢复数据吗?(对于那些不小心误删个照片拿软件扫盘恢复,这种级别的就别拿出来说了)。机械硬盘的数据恢复一般都是要开盘的,但开盘数据恢复这件事,基本上都不是普通消费者能做的,都只能交给专业的机构去操刀,价格可不便宜。

5、对于数据恢复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隐藏的天平,左边放数据,右边放成本,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一旦两边需要去权衡了,你就会发现当初(自以为)很重要的数据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6、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资料非常重要的话,那么不管是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都经常做多途径备份吧。

SSD固态硬盘误区(三):如果已经写入90%的文件,剩下的10%会被不断擦写而提前损坏?

1、其实你想到的东西,你以为主控厂商会想不到吗,这个问题在N多年前的主控上已经被解决掉了,不会存在“逮住一只羊就只薅这只羊的毛”这种情况的,SSD主控里面有耗损平衡(wear-leveling)机制,这是全部厂商都已经引入了的基础功能了,它能动态观察着每个颗粒被写入的情况,即使已经写满了90%的数据,它也会在空闲的时候腾挪数据,使得全部颗粒被写入的次数是差不多的。

2、所以希望大家就别操心你SSD写了90%之后,剩下那10%会不会提前报废了,这个真不会,因为那90%的数据不是静止不动躺在那个位置上的。

3、与之类似的还有垃圾回收、TRIM、坏块管理、错误纠正(之前用ECC现在多是LPDC)等等,这些技术早已经成为SSD硬盘的基本能力,资历老的玩家可能还记得SSD硬盘以前连支持微软TRIM都不一定做到,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不支持TRIM的SSD硬盘了。

SSD固态硬盘误区(四):QLC固态硬盘性能不如HDD?

1、这个说法也是要一分为二来看的,只有在很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出现QLC固态硬盘性能不如HDD的情况,因为SSD缓存机制的优越性,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QLC SSD的读写速度都是优于HDD的。以500GB QLC SSD为例,除非你一次性连续写入超过15GB的文件,不然速度都会比HDD高,但一旦出现写完缓存掉速的情况的话,确实速度会比HDD还低,只有80~100MB/s。

2、所以,一旦提到QLC SSD掉速问题的时候,基本上就会一堆人出来说大容量写入之后QLC SSD就会掉速,但实际上真的这么多人有这种频繁的超大容量连续写入的需求吗?

3、据我所知,其实很多用户可能一年里面也就那么几次会有这种需求,有的人甚至几年都没有这样的需求。所以说,如果你每天或者每几天都会有这样连续大容量写入需求的话,那直接不买QLC SSD就好了,可以考虑TLC,TLC写满缓存之后也是比HDD快的。而且QLC SSD相比HDD优势并不只局限于连续读写速度,4K速度才是秒杀HDD体验的存在。

其实总结起来,大家对于SSD的误区主要集中在数据安全和产品寿命这两方面。关于这两个问题在本文中已经详细做了解释,普通用完其实完全不用担心,现在ssd固态硬盘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品牌ssd的可靠性还是很不错的,除非你用的是山寨ssd。

无论是ssd还是hdd,都是电子产品,谁也无法保证100%不会出问题。如果你觉得你的数据非常非常的重要,那就是我前面说的,勤做备份,多途径备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么看SSD固态硬盘温度 固态硬盘温度多少算正常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温度多少算正常,固态硬盘如果过热或是断电以后,就会导致数据遗失,温度对固态硬盘的影响也很大。在我们平时运用的过程中,怎样的温度才是合适的,下面看看装机之家小编给大家的解答。

1、固态硬盘温度多少算正常?

首先在电商平台或者中关村搜索查看该SSD型号,查看该SSD固态硬盘的参数,在参数里面会有明确的规定,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即可,一般0度-70度范围为正常,如下图所示:

固态硬盘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70度,在0-70度之间就属于正常情况。当超过70度时,这样很容易破坏固态硬盘的运用寿命。如果固态硬盘的温度到100度时,这样会破坏数据,数据一旦遗失的话,是不能恢复的,这是在平时一定要注意的。

2、如何看SSD固态硬盘温度?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是固态硬盘的工作温度,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脑工具,来监测固态硬盘温度。例如:鲁大师、Aida64、Speedfan等都是可以的。

下面以鲁大师为例,小编的联想Z500笔记本电脑安装鲁大师软件后,打开此软件后,当切换到“温度管理”时可以看到硬盘温度,如下图所示:

从检测来看,我电脑的固态硬盘温度是40度,属于0-70度的范围。如果夏天没有开空调的时候,一般固态硬盘的温度会达到45度,温度上升很显著,这属于正常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电脑升级固态硬盘如何安装 电脑升级固态硬盘安装方法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通常运用2.5寸规格,即标准笔记本硬盘尺寸。要在台式电脑上运用或是笔记本中加装,都需要有固态硬盘支架的帮助。今天就为大家全面解读固态硬盘支架怎么选?

大家都说SATA接口兼容性最好,这是因为2.5寸SATA固态硬盘的运用范围广泛,从十多年前的老电脑到现在最新的笔记本,全都能加装。

为了方便大家安装,天猫上有很多商家都为固态硬盘推出了硬盘支架套餐,比如台式电脑支架套餐、笔记本支架套餐、移动硬盘盒套餐,分别针对不一样用户的运用需要。台式电脑支架免费赠送,光驱位支架则需要根据不一样型号选装。

分析一下不一样人群应该如何选择支架套餐。台式电脑用户需要检查自己的机箱是否包含有2.5寸硬盘位:由于成本不高,很多百元级机箱也都开始提供2.5寸固态硬盘安装位。如果机箱有安装位就不必单独购买台式电脑支架了。

对于没有2.5寸硬盘位的机箱用户,金属或塑料材质的台式电脑支架在效果上是没有分别的:固态硬盘不怕震动,支架只要能起简单固定作用即可。

笔记本用户只有一种硬盘支架:替换内置光驱的硬盘托架,通常运用金属材质可以帮助散热:

不过随固态硬盘一同购买的光驱位硬盘托架通常却并不是给固态硬盘运用的,一般情况下储存极客推荐大家把固态硬盘安装在笔记本电脑原硬盘位,将机械硬盘移到光驱位运用。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笔记本的光驱位是SATA2.0速率,会影响固态硬盘性能发挥,另一方面某些笔记本电脑在关机时光驱位会发生异常断电,对固态硬盘稳定工作不利,所以只好委屈机械硬盘了。

在前文推荐的ToshibaQ200 240G MLC固态硬盘套装中,笔记本光驱架有两种规格:9.5mm和12.7mm,该如何判断哪种规格适合自己呢?首先拆下电池、拧开笔记本后盖螺丝,将光驱从侧面抽出来。不一样机型螺丝位置会有所不一样,但基本结构是相通的。

从笔记本光驱接口位置的厚度可以辨识它所属的规格:接口距上端1mm左右的是9.5mm规格,接口距上端4mm左右的是12.7mm规格。只要比照光驱的厚度去选择硬盘托架就可以了。

将硬盘安装到光驱架中,固定好后再从侧面推入笔记本电脑,锁紧背面螺丝后重新安装电池,再次开机,顺利的话就可以同时识别到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固态硬盘是什么 固态硬盘的作用是什么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简称SSD。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定义、功能和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与普通硬盘一致。

固态硬盘的优点是读写速度快、防震抗摔性、低功耗、无噪音、轻便、工作温度范围大。缺点是价格较昂贵,容量较低,一旦硬件损坏,数据较难恢复等,且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PCI-E接口、M.2接口等,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医疗、等诸多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固态硬盘寿命有多长 固态硬盘寿命介绍

全文共 2169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市面上消费级SSD基本上都是采用TLC闪存,经过几年技术发展,TLC闪存越来越成熟,正逐渐取代MLC成为主流,但它的取代者QLC悄然来袭,QLC闪存真的适合用在SSD上吗?固态硬盘寿命有多长 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QLC闪存,以及大家担心的固态硬盘写入寿命的问题。

一、闪存的类型

闪存芯片中,除了我们耳熟能祥的SLC、MLC、TLC以外,还有一种叫QLC闪存芯片。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其结构简单但是执行效率高,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超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其有00,01,10,11四个充电值。因此,要比SLC需要更多的访问时间。其最大特点就是速度中等,寿命中等,价格比SLC便宜,约3000---10000次擦写寿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每个单元可以存放比MLC多1/2的数据,共八个充电值,111、110、101、011、010、001、000。最大特点就是速度慢寿命短,约500-1000次擦写寿命,但价格是三者最低的。

QLC = Quad-Level Cell,我们知道,TLC闪存是每个Cell单元存储3位电荷,有8种状态,QLC闪存则是存储4位电荷,有16种状态。这意味着QLC闪存单位存储密度更大,是TLC的2倍,单颗芯片可达到256GB甚至512GB。但是,也因如此,QLC闪存的电压更难控制,写入速度更低,可靠、稳定性及寿命比TLC更差。

二、固态硬盘怎么存储?

同机械硬盘原理区别很大,固态硬盘是用NAND Flash来存储数据。NAND Flash在物理结构上是由一个一个的“块”组成。每个块都有一定的擦除寿命(P/E),当擦除寿命达到时,这个块就会损坏了。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现在的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不同,容量都是120GB、240GB、480GB、960GB,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128GB、256GB、512GB、960GB。近似规格的容量,其实都是用来校验数据和备份冗余这些“块”的。

理论上,TLC闪存是为了能够支持100TB级别的固态硬盘而设计出来的闪存结构(密度大),当然,这仅仅是理论支持而已,成本上依然不能让普通用户接受。所以存储密度更大的QLC出现,就是进一步加强固态硬盘容量的技术变革。小编预测QLC闪存的固态硬盘推出时,将是真正TB(960GB)级别固态硬盘走向普及的第一步(当然不要幻想和机械硬盘同量同价哦)。而且在超大容量面前,写入次数少的问题也可以依靠更多的冗余来弥补,更何况擦除寿命这个事儿,本身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三、固态硬盘能写多少?

根据NAND Flash的类型不同,擦除寿命P/E也不相同,目前存在的NAND Flash分为SLC、MLC、TLC三种类型,加上即将出现的QLC一共是四种。三种类型的闪存P/E分别为SLC 5000~10000次,MLC 1000~3000次,TLC 500~1000次。QLC有多少呢?根据现在的说法,QLC结构的闪存P/E只有150次。150次那不是完全不能用吗?别担心,技术在进步,这只是初期的技术验证产物,后续肯定会改良。别忘了TLC刚刚上市的时候,P/E不过500次而已。

在这里,小编还要给大家解除一个误区,很多人说写入次数太少了肯定寿命短,但是这个长短的概念可真不是单纯字面理解的1000次、3000次什么的。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吧,小编的120GB固态硬盘是TLC的,按照1000次的P/E写入次数计算,这块硬盘的写入总量应该是120×1000=120000GB,如果是每天写满120GB,那么它的寿命理论是2.7年。是不是感觉很少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说说结果吧,从今年1月3日开始使用这块固态硬盘,目前为止接近半年时间(180天)总计写入量为2413GB,相当于平均每天只写入了13.4GB,距离理论每天写满120GB差了将近10倍,2.7年的所谓理论寿命是不是毫无意义了?

四、固态硬盘寿命杀手究竟是谁?

与其担心写入量的问题会影响固态硬盘寿命,不如担心一下固态硬盘寿命的真正杀手——过热和突然断电。因为固态硬盘是用电信号擦除写入数据,所以突然断电对固态硬盘来说非常严重的事情,频繁的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包括已写入保存的数据!这和机械硬盘是有本质区别的。所谓突然断电,比如说停电、硬关机这类都属于断电范畴。

另一个寿命杀手就是过热了,固态硬盘其实耐热能力不如机械硬盘,过热会极大缩短固态硬盘中闪存颗粒的寿命,这是因为电子芯片会因为过热产生一种叫做电子迁移的现象,说白一点就是加速老化,从物理结构上造成不可逆的寿命损伤,如果长时间高强度使用固态硬盘,再加上散热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固态硬盘过热,就小编的看法,这远比关心闪存颗粒的擦写次数更值得关注。

QLC虽说速度、寿命、稳定性等方面比TLC差,但是更便宜的成本、更大容量的优势是无法忽视的。就像当年TLC从不被接纳到广泛认可,目前QLC闪存处于研发阶段,要想它能够运用到SSD上还需要一段时间,技术的进步,大家担心的固态硬盘寿命有多长的问题相信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固态硬盘如何格式化 不同系统下格式化教程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如何格式化?固态硬盘简称固盘,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那么,不同系统下固态硬盘格式化详细步骤是什么?

对普通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看起来已经算不上难事了,那么对固态硬盘分区格式化使用何种方式更好些呢?应该说固态硬盘的最佳搭档目前当属WIN7系统, 使用Windows7自带的分区工具来对固态硬盘进行分区,然后在格式化时使用4KB(4096B)作为分配单位大小即可。微软在开发WIN7系统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对固态硬盘的良好支持,所以在Windows7中加入了TRIM指令和分区对齐等针对固态硬盘的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台式电脑硬件中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可以一起用吗?SSD+HDD硬盘混搭好不好?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讲一下台式电脑硬件、如今、组装电脑怎么可能不搭配固态硬盘,尤其是中、高端装机,而固态硬盘速度虽然飞快,但是唯一缺点就是容量比较小,容量大的固态硬盘性价比实在太差,因此绝大数的装机用户都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120G、240G容量,对于容量小的问题,不少装机用户质疑一个问题,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可以一起用吗?如果可以同时使用,那么不是两全其美了吗?下面小编帮助大家科普一下。

1、台式电脑硬件中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可以一起用吗?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是完全可以一起使用的。不过现实使用中,大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2、电脑机箱是否有双硬盘位置

电脑机箱中是否有多余硬盘位置,台式机用户不用担心,多余的硬盘位置很多。另外,对于笔记本用户,内部多数仅有一个硬盘位置,只要一些高端笔记本才可能会内置双硬盘位置,也可以将光驱位改装了硬盘位。

机械硬盘

3、电脑主板是否拥有SATA3.0接口

SSD固态硬盘通常都是采用新的SATA3.0接口,目前AMD主流的A75/A85/A88以及Intel平台的B75、H81、B85、H87以上系列主板均内置有丰富SATA3.0接口,不过老电脑或者笔记本主板并不支持SATA3.0数据接口,而是老旧的SATA2.0接口,因此这类老电脑,并不适合使用固态硬盘,因为老接口会限制固态硬盘性能发挥;

固态硬盘

4、如果您电脑同时安装机械和固态双硬盘,并且至少拥有一个SATA3.0接口,那么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可以一起使用。

5、其实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混搭组合一起使用,是目前装机最佳搭配方案,固态硬盘的优点主要在于速度比机械硬盘快几倍,将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能够非常明显提升电脑开关机速度、大型应用以及大型游戏在打开时候的载入速度,不过都需要安装入固态硬盘中。而固态硬盘容量普遍较小,而500G或者500G以上容量的固态硬盘价位过于昂贵,绝大数都是120G或者240G左右容量,如果只使用固态硬盘的话,那么存储容量就非常有限了。而再增加一款大容量机械硬盘作为存储,就可以互补固态硬盘不足之处,因此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一起使用,无疑是兼顾速度与大容量存储。

今天小编分享的台式电脑硬件中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可以一起用吗?SSD+HDD硬盘混搭好不好?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习电脑硬件知识、固态硬盘坏了的表现是什么?5个征兆表示固态硬盘要坏了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领大家学习电脑硬件知识、固态硬盘相比于机械硬盘抗摔,轻度碰撞不会造成数据丢失,使用寿命也长于机械硬盘。但是固态硬盘也是会坏的,一般硬盘的数据读取出错就说明了这个硬盘有问题了,但还是有很多不可见的错误,大家是发现不了的。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固态是不是该换了呢?下边小编告诉大家5个征兆表示固态硬盘要坏了、

第一:文件无法读取

学习电脑硬件、当你发现系统中有文件无法读取,这说明了系统已经检测到数据在坏快中,无法写入也无法读取。这种情况也分为两种,无法写入不会对数据造成影响,可以将文件数据更改保存位置。无法读取的数据就需要专业恢复人员帮助了,这种时候如果数据不重要,就直接换硬盘吧。

第二:无法访问或者运行缓慢

从硬盘读取或写入文件时,如果有错误信息,那也就说明了磁盘出现坏块,这种情况下大型应用或者游戏运行卡慢或者直接崩溃都有可能。当你发现自家的硬盘读取速度有问题,不妨试试磁盘检测工具,看看是否磁盘有损坏,及时更换,防止重要数据丢失。

第三:多次出现蓝屏死机

运行电脑时蓝屏死机可能性有很多种,磁盘损坏是其中之一,如果在启动过程中崩溃,那么必将是磁盘问题。这种时候可以就干脆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换个新硬盘为时不晚。

第四:文件系统要修复

出现文件系统修复问题,那就是硬盘的锅的,好在处理起来很简单,使用Windows自带的文件系统修复工具就可以了。当然这种时候硬盘肯定是出现问题了,如同机械盘出现坏道一样,机械盘需要整理碎片文件,但是固态硬盘却不需要这样处理。

第五:拒绝写入

这种严重问题那就直接告诉你,你的硬盘行将就木,还是早作打算,务必趁早把数据备份转移。换一个固态也花不了几百块,虽说如今内存涨价,但是固态硬盘价格波动还在接受范围内,大家看看自己的硬盘用了多久了,是不是该换一个?

今天小编分享的学习电脑硬件知识、固态硬盘坏了的表现是什么?5个征兆表示固态硬盘要坏了,大家知道了吗、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什么换了固态硬盘电脑会快 详解硬盘和内存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2612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人说电脑卡慢,我的推荐都是换个固态,把系统安装到固态里就流畅了,很多人不信啊,觉得换个硬盘电脑就能变快了?这么神奇么,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为什么换了固态硬盘系统会变快,以及把软件放到固态和机械里有啥分别。首先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内存与硬盘的关系以及硬盘和内存的区别,这里的内存和手机的有很大的分别,所以从这里开始你需要把对于手机内存认知的那一套所有抛到脑后,否则你会被干扰。

【人类的思考】

我们的大脑需要思考某件事,就需要把这件事从记忆里提取到思维里,然后我们的大脑针对思维里的数据去运算,也就是说,思维是我们的大脑临时储存数据的地方,记忆是我们长期储存数据的地方。

【电脑的运算】

我们的电脑需要运算某软件,就需要把这个软件从电脑的记忆,提取到电脑的思维,然后芯片对电脑的思维去运算,这里的电脑的记忆就是我们常说的硬盘,电脑的思维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存。这里的内存又叫运行内存。

上面那个例子还不明白那我就再举个例子,你吃饭需要把菜从锅里夹到碗里,然后你再对你的碗里的饭执行“吃”这个操作。电脑一样的,你吃饭这个动作=电脑运算数据,菜=数据,锅就是硬盘,你的碗就是内存,你吃饭需要夹菜到碗里,电脑算数据需要把数据从硬盘拷贝到内存里。

相信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应该明白了处理器,内存,硬盘的关系了。那么这里你应该就能推测出来:

内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你能同时开多少/多大的软件。

硬盘容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你可以存放多少/多大的数据。

举个例子,你打开一个QQ,这时候你的鼠标变成了沙漏或者圆圈,过了几秒QQ打开了。这里电脑里完成的操作就是把处理器需要的QQ数据从硬盘里拷贝到内存里,然后处理器针对内存里的QQ运算,当拷贝这个过程完成了,处理器才能开始算数,你这软件才被标记为“已打开”。

同样的你玩游戏的时候过图或者加载的时候那个loading界面,电脑执行的操作就是把硬盘的数据拷贝到内存,因为处理器直接连接的是内存,处理器只能针对内存的数据去处理,所以加载地图的时候硬盘就会把地图这个数据打包传递给内存,当数据传输完成,地图也就读取完成了,这时候loading过程结束。

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带宽是非常快的,随便一个内存都是30GB/S,所以处理器到内存这个来回通路不存在速度瓶颈,但是传统机械硬盘连续读写速度只有200MB/S,远远低于内存速度。

假如硬盘不能及时把数据传输给内存,那么处理器只能空闲等着,比如你打开QQ,系统花了1分钟把QQ从硬盘传递给内存,那么在你看来很直接的感受就是卡,你也许会觉得是电脑性能不够了,实际上是硬盘传递给内存这部分花费了大量时间。就好像你忘记了某个公式,你就是再聪明,你也算不出来对应的数学题。电脑性能再强,数据不能及时传递给他运算,他也只能歇菜,Linus白嫖王说过,硬盘几乎是现在电脑里最慢的部分,所以你感受到的卡慢绝大多数是硬盘的锅。

换了硬盘后内存到硬盘之间这条通路的瓶颈就搞定掉了,所以你的电脑就会如丝般顺滑。所以换固态搞定的问题在这里。

这里我找了个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AS SSD测速对比,大家直接看参数就行了。

第一行为连续读写,涉及到的是单个大文件,比如一个电影,一个大压缩包,这些数据就是单个文件,但是体积很大,日常运用中一般就是游戏安装,电影拷贝,压缩包拷贝。

第二行为4K随机读写,涉及到大量分散的小文件,比如我们的操作系统,各种软件,他们都是有成千上万个几MB甚至几KB组成的,系统读取一个后需要快速找到下一个文件然后读取下一个,这里就涉及到寻道时间了,固态找文件速度非常快,而机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文件,所以可看见上面我的固态随机读写几乎是机械的100倍速度。

第三行为4K深度队列,这一项一般是游戏和专业软件比较多、

第四行是访问时间,机械的访问时间达到了15毫秒,而固态只有零点零几毫秒。

所以不难看出,机械真的是慢的可以,这种速度卡在内存与硬盘之间的通路上,能快就有鬼了。所以那些用着机械硬盘的电脑用久了势必会卡,这是绝对的,我爸的电脑处理器是E5800+6G内存,这个8年前的处理器他还在用来弄表格,当时他用的机械硬盘说卡,然后我给他换了个固态三星750EVO,然后重做了系统,现在这台电脑仍在他的办公室服役,不说性能,就说速度比某些网吧不知道强多少,网吧系统流畅除了和每次重新启动都刷新系统有关还和硬盘有关,一般网吧都是无盘系统,直接走的服务器读取系统和文件,而服务器那都是大量固态硬盘组的阵列。

【固态硬盘相对于机械的优劣】

固态速度快自然是美好的,但是价格也是美好的,固态平均1G就需要1-2块钱,128的得300左右,256的也得四五百了,而机械1000G也才300块钱,所以那些想要纯固态的还是加预算吧。

既然固态贵,总有折中搞定方案,那就是固态+机械,弄一个小容量固态把系统和常用软件放进去,游戏等大文件放机械,这是现在最主流的搞定方案,既能保证速度又能降低预算,还能搞定大文件存放需要。

固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物理寿命,机械硬盘只要机械结构不破坏理论上是可以一直用的,但是固态的数据颗粒写入次数达到一定水平就会忽然暴毙,而且无法恢复,机械只要磁盘本身没坏,通过专业的数据恢复中心还是可以找回来数据的,不过固态现在寿命也很客观,一般的固态只要不是天天写数据,用个4-6年还是很轻松的,不过大型企业为了数据安全一般不会把数据放在固态里。

【把数据都放固态有必要吗?】

系统是必须要放固态里的,因为系统本身文件相当碎片化,涉及到大量的随机读写,如果放机械就会导致系统不流畅,放在固态你会发现windows也可以和ios一样丝滑。常用软件比如QQ,微信,浏览器,输入法推荐放在固态里。游戏根据情况适当放,因为数据如果被读取到内存里去以后,就和硬盘没关系了,处理器只和内存交互数据,不和硬盘交互了,所以看游戏具体是否经常读写内存和硬盘,比如吃鸡就必须放固态里,DNF也必须放,而LOL啊守望啊之类的不吃硬盘的就没比要放在固态里了。像什么文档表格,视频,音乐就扔机械里就行了、

最后是全文总结:

内存与硬盘就像人的思维与记忆电脑的卡慢和不流畅主要是受硬盘影响,和电脑本身性能没多大关系现在硬盘是电脑中最慢的部件更换固态硬盘可以显著提升流畅度固态硬盘贵,纯固态对于普通人不合适,机械+固态是折中搞定方案游戏放在固态里只会提升加载速度,不会提升运行效率。以上也就是 硬盘和内存的区别的分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组装电脑主机教程:内存条和M.2固态硬盘及主板到机箱的安装操作方法教程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组装电脑主机教程有很多的步骤,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内存条和M.2固态硬盘及主板到机箱的安装操作方法教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内存条安装

1、内存安装十分简单,有点类似小时候的小霸王游戏机插卡,我们将内存插槽一边的卡扣往外掰开,如下图所示。

2、电脑内存条也是有防呆缺口的,我们将内存防呆缺口的,反了是插不进去的,将内存正确插入。

3、内存插入之后,无法看到内存的金手指说明安装成功,如下图所示。

二、M.2固态硬盘安装

1、如今M.2接口固态硬盘逐渐变的主流,与传统的SATA接口固态或机械硬盘不同,M.2固态硬盘与内存类似,直接安装在主板上的M.2接口上。安装方法非常简单,先找到主板盒子中附送的M.2固态螺丝,拿出固态的铜螺柱。

2、根据固态的尺寸来安装铜螺柱,这款固态硬盘尺寸是2280的,我们将铜螺柱拧到第一个位置上,如下图所示。

3、再将M.2固态硬盘插入M.2插槽中,并下压固态高点,如下图所示。

4、拧上对应的螺丝,进行固定M.2固态硬盘,M.2固态硬盘安装完毕,如下图所示。

三、将主板安装到机箱

1、这时主板已经成功安装了CPU、CPU散热器、内存、M.2固态硬盘,这时我们将机箱的两侧侧板卸下,这步骤十分时间,找到固定机箱侧板的螺丝拧下来即可。

2、我们找到主板盒子中的主板金属挡板,正确安装到机箱后面对应的空缺位置,主板金属挡板从里往外推安装,从外面可以看到主板金属挡板每一个触点,说明安装正确。

3、我们将主板放入机箱内部,主板的接口与挡片对应,并漏出主板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4、使用机箱附送的小号螺丝固定主板,机箱上的铜螺柱与主板的孔位对应,拧上所有螺丝,一般有6颗螺丝。(有些机箱的铜螺柱需要自己对应主板的孔位自行安装的,而ATX大板主板也需要调整铜螺柱的位置,与主板的六个孔位对应)

通过组装电脑主机教程,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安装内存条和M.2固态硬盘及安装主板到机箱了,希望小编的分享能够帮助到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固态硬盘容易坏吗 SSD固态硬盘坏掉前有什么征兆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坏掉怎么看?有哪些征兆要留意。随着SSD的流行,如今很多用户电脑都用上了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现在问题来了,固态硬盘容易坏吗?SSD固态硬盘坏掉前有什么征兆呢?由于SSD一旦破坏,数据就无法恢复,因此固态硬盘中的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主要讲讲固态硬盘是否容易破坏,破坏前都有哪些可能出现的征兆。

固态硬盘容易坏吗?

现在,硬盘主要分为传统的机械硬盘和时下流行的固态硬盘,而以往的机械硬盘在电脑硬件中,属于比较容易破坏的硬件。

尤其是因为不当的操作,或者在运用中,出现频繁震动,比较容易破坏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

和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完全不一样,固态硬盘之所以成为固态,是因为它们是全电子结构,采用集成电路储存技术,不依赖移动部件或者旋转磁盘来储存、读取数据,驱动器数据都被保存在NAND闪存池中。除了储存单元,还有一个控制单元(Flash芯片),构成了整个固态硬盘。

由于固态硬盘一旦破坏,数据基本就很难恢复,这是SSD相比传统机械硬盘的一个不够之处。因此,我们在日常运用固态硬盘电脑的时候,需要留意一下一些SSD坏掉前的一些征兆,以便及时备份数据,防止重要数据遗失。

征兆1:出现坏块

机械硬盘“坏道”,固态硬盘存在“坏块”也就不奇怪了。出现此类问题的通常表现为操作系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尝试读取或保存某个文件,而最终会出现相似“放弃操作“的错误信息。而出现“坏块”的常见症状有:

(1)无法正确从固态磁盘读取或写入文件;

(2)系统提示文件系统需要修复;

(3)活动使用常常冻住或崩溃尤其在访问大型文件时,运行速度缓慢等。

搞定办法:

运用一些诸 如Crystal Disk Mark的测验软件来检查磁盘是否有任何物理问题。

征兆2:文件无法读或取

(1)当系统检测到数据将写入坏块时,将直接拒绝写入;

(2) 对于已写入坏块中的数据,操作系统将拒绝读取;

第一种情况还好一点,因为操作系统会自动屏蔽掉已发现的坏块,你可以重新启动计算机或者更改文件保存位置。第二种就比较坑了,这意味着坏块中的数据已基本不能再次被读出,尝试一些数据恢复软件或者专业的恢复人员比较好,当然你也要做好数据全丢的最坏打算。

征兆3:文件系统需要修复

这是大家最害怕,也是最直观的征兆:电脑出现蓝屏,上面显示着大大的Recovery字标。

其实这也是最容易搞定的,只需要运用内置的文件系统修复工具即可。

征兆4:启动时频繁死机崩溃

如果你的磁盘即将“牺牲”,那么你开机的时候系统就会经常在启动过程中崩溃。

搞定方式:

备份数据后重新格式化并重装系统。

征兆5:磁盘变成只读

如果你没有修改任何手动设置磁盘为只读模式,但SSD忽然变成了只读模式,那大多就是SSD挂了,不过数据还是可以读出,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搞定办法:

备份数据,更换硬盘。

固态硬盘坏掉怎么看? 上面几个征兆,你一旦发现了,就要认真的对待,毕竟SSD是有价的,而数据是无价的,小编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定期备份数据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学习电脑基本知识、固态硬盘比普通硬盘强在哪里?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组装知识网小编带大家学习电脑基本知识、固态硬盘普通硬盘强在哪里、还不知道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吧、

学习电脑基本知识、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1. 固态硬盘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 固态硬盘无噪音。因为不像普通硬盘那样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 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固态硬盘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

相关知识:固态硬盘小知识:SSD不可忽视的6个细节

以上是电脑组装知识网小编分享学习电脑基本知识、固态硬盘比普通硬盘强在哪里、大家现在知道它们的区别了吧、想学习更多电脑知识的朋友、多多关注电脑组装知识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哪个牌子的固态硬盘好?良心推荐在此!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数据信息的存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多家存储厂商推出了自己的便携式固态硬盘,更有支持Type-C接口的移动固态硬盘和支持指纹识别的固态硬盘推出。那么固态硬盘什么牌子比较好呢?

说起固态硬盘的质量,英特尔是挺不错的。英特尔已经能够批量生产高达4TB容量的固态硬盘。英特尔生产的高性能固态硬盘,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足可以傲视群雄。英特尔还有别家没有的黑科技:傲腾固态盘,可以这么说,傲腾固态盘的读写性能已经直逼内存。

东芝固态硬盘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安静,而且发热量较小,而且相比英特尔和三星,东芝固态硬盘的价格更接地气。

总而言之,固态硬盘的好牌子,除了英特尔,还有三星和东芝都是挺不错的,质量也是有一定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铺货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目前主流装机依然都是选购传统的机械硬盘,而对于固态硬盘则多数出现在高端配置装机中,由于目前固态硬盘容量较小,价格高,因此导致目前主流用户选用的少,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固态硬盘逐渐成为主流也是趋势。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固态硬盘的好处以及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1. 固态硬盘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 固态硬盘无噪音。因为不像普通硬盘那样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 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固态硬盘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SSD固态硬盘有哪些症状 SSD固态硬盘症状介绍

全文共 1532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发生掉盘故障的表现各不相同,从开发PC3000工具软件的ACELab官网梳理了部分SSD常见固态硬盘主控发生掉盘故障时的表征,当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以下排名不代表故障率,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图1

热门No.1:SMI系主控,常见的包括SM2246XT、SM2246EN、SM2256K、SM2256XT、SM2258等型号,采用它的固态硬盘除了Intel 540/545、美光BX系列、闪迪加强版之外,还包括几乎全部国产二三线品牌。

SMI主控掉盘表征通常是硬盘名称识别不完整、盘上数据无法读写。SMI主控固态硬盘进入工程模式的方法很简单,找到PCB上两个孔位,镊子短接后给SSD通电即可。SMI的量产工具流传广泛,DIYer可在进入工程模式后自行尝试重新开卡,不过这样做也是治标不治本。

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图2

热门No.2:PHISON系主控,常见的包括PS3108、PS3109、PS3110、PS3111等型号,采用它的热门固态硬盘包括东芝Q300、A100、TR200与OCZ Trion100、TR150、TL100,金士顿A400、影驰将系列等。

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图3

PHISON主控的掉盘表征通常是硬盘名称改变,同时识别到的硬盘容量变成20MB。这种情况是由于FTL损毁导致主控进入安全模式。在非故障情况下用镊子短接主控附近的R29电阻也能迫使固态硬盘进入“安全模式“。进入安全模式大多只是FTL损坏,盘上数据依然有机会通过重建映射表救回,PHISON曾在S11主控发布时将数据可恢复性作为一个卖点,但并没有大范围的推广动作,较少有用户能从该特性中直接受益。

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图4

门No.3:三星主控,包括从470到850Pro的三星全系列SATA固态硬盘。三星固态硬盘的掉盘表征通常是型号名称无法正确显示,盘上数据无法访问或者SSD完全不能被BIOS识别,设备管理器中也看不见。三星SSD进入工程模式的方法是短接PCB上特定的2个孔位后给SSD通电。

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图5

热门No.4:Intel自主主控PC29AS21AA0,受影响型号包括X18、X25、320以及710系列。它的掉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8M门。名字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它的掉盘现象就是SSD容量变成8M,用户数据无法访问。

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图6

热门No.5:OCZ Barefoot主控,使用它的有OCZ Vertex、Vector、ARC系列以及由OCZ代工的AMD Radeon R7系列固态硬盘。掉盘表征通常是硬盘灯常亮卡死不动,其实SSD刚上电时是Ready状态,只要有任何对它的存取操作都会导致卡住。故障可能与固件加载失败有关。

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图7

Barefoot主控固态硬盘进入工程模式的方法是用镊子短接原理SATA接口一侧的PCB上两个孔位。

本文中所列乃是常见固态硬盘主控在发生掉盘状态时的表现,当然还有Marvell这个应用十分广泛的主控、已经被Hynix收购走的LAMD、业已没落的JMicron等主控没有列出,在发现掉盘故障时不要慌张,切忌让固态硬盘反复断电,应该给其一定时间尝试自行修复,如只连接电源线的情况下闲置30分钟以上,若SSD无法完整自我恢复,则应走售后或者像一研数据恢复这样专业的维修店送修。

看过以上的分享,大家一定要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固态硬盘哦,发现SSD固态硬盘出现这几个症状?就千万要注意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电脑SSD固态硬盘基础知识之固态颗粒等级知识介绍

全文共 19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带来电脑SSD固态硬盘基础知识之固态颗粒等级知识介绍,让大家更加了解电脑固态硬盘,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脑SSD固态硬盘基础知识之固态颗粒等级知识介绍:

一、单晶硅棒

1、这一步基本上就将单硅晶棒子进行切割抛光使其成为比较完美的wafer「晶圆」,目前主流使用的都是12寸的晶圆,因为较小的晶圆出去圆外围的部分内部可供使用的die并不是很多

2、相对12寸可用面积较大。这里解释下,硅晶圆片称之为wafer晶圆,切割后的一小块正方体为die。

二、光刻技术与离子刻蚀技术

1、这一步就是利用光刻技术与离子刻蚀技术将晶圆制作成需要的样子,这一步也是整个制造中比较核心的部分,也是顶尖科技聚集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步骤,最终成为可用的晶圆。

2、这一步说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是从N微米一路发展到如今的10NM左右制程,这进步是很难得的,目前国产半导体制造行业主要也是被这一步限制。

三、切割晶圆

这一步其实没什么好说,就是利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同时四周非标准形状「没办反切割出完整的方形的部分」会被回收,制作新的单硅晶棒。

四、die的筛选

1、这一步会对die进行筛选,也就是这一步会产生黑片,如果要说这一步其实需要分开说,因为固态颗粒和显卡处理器之类的产品不是完全一样的,这里会稍微提一下处理器和显卡之类产品的筛选。

2、首先说明下NAND闪存。「颜色不同代表品质不同,工厂会进行挑选,也就产生了颗粒的等级。」

一、特挑颗粒 eSLC/eMLC/eTLC

1、首先会挑选一批特挑颗粒,也就是eSLC/eMLC/eTLC「注意!!!三种颗粒本质上不同,这里只是说明这一步会产生的等级」特挑颗粒一般会给企业级的产品使用

2、我们接触到的建兴T9使用的就是eMLC颗粒而东芝A100使用的是eTLC颗粒,都是这一步产生。但是就特挑颗粒来说也是有等级区分的,这里就不延伸下去。

二、一般颗粒 SLC/MLC/TLC

特挑颗粒挑选过后就剩下挑选的就是一般的SLC/MLC/TLC颗粒了,也就是我们大家使用最多的,这里其实不用说太多,同样这一个等级的颗粒也可以细分等级。

三、黑片

1、最后剩下的就是所谓的黑片,其实某种意义上黑片也是特挑的颗粒,只不过eSLC/eMLC/eTLC挑选的是好的颗粒,这边反其道而行之挑选的是差的颗粒

2、黑片是原厂「制造厂」不认可的一种颗粒,在全新颗粒中是最差的一种。

四、显卡、处理器等

1、其实这里很好说,显卡和处理器的体制就是一种体现,然后一些很差的die会被降级作为次级产品使用,举一个例子,1080的die有部分不达标,但是远不及需要彻底丢弃的程度,就会拿来降级作为1070来使用。

2、处理器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MD的羿龙系列和速龙系列处理器,采用三核心设计就是屏蔽了一个核心,那一个核心就是较差的核心。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降级使用,诸如I7的die不达标降级作为I5使用。

五、封装

1、4die封装在一个基板上。成品NAND颗粒,黑色物理为树脂。

2、首先说明,这一步会产生白片的一种,这里需要知道每一步都存在一个良品率,而这一步产生的白片就是封装过程中不达标的颗粒,品质会比较接近原厂颗粒。

2、然后封装其实就是将die固定到基板上,笔记本处理器和显卡的芯片都是裸露,台式机处理器会有铜盖保护,内存、NAND闪存等都会加以一层树脂进行封装「就是看到的黑色的那」。

3、然后3D NAND颗粒相较于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3D NAND颗粒在制造中是需要将N die 叠在在一起,具体工艺更加复杂,良品率更低,好处是成本更低,目前最高为72层TLC颗粒。

4、这里单独说一下HBM显存颗粒的封装,目前这个颗粒只有韩国企业提供,所以所有使用HBM颗粒的显卡最终显示芯片都需要交给内存厂商进行封装,是直接封装在显示芯片边的「手机目前内存都是封装在处理器上」。

5、这段最后,说一点东芝所有的晶圆厂全部在日本四日县,但是封装基本都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所以东芝的标一般都会注China或者taiwan。

六、打标

这一步就是给颗粒上刻上字,每个原厂颗粒一看就知道是那家的,颗粒上会有编号一些会标注产地和制造日期等,原厂颗粒基本上都可以在官网找到编号的释义,而白片是不会有这些的。

七、另一种白片

这里的白片其实就是具有封装能力,但是没有制造能力的厂商所出产的颗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建兴T10使用的颗粒就是出自群联,由群联封装完成的,东芝也是群联的股东之一。这类排面颗粒品质不一,但是价格会低于原厂颗粒。

这里说一下,颗粒品质基本按eSLC/eMLC/eTLC>SLC/MLC/TLC>≈白片>黑片,个人认为除了黑片之外其他都可以接受,相较于原厂颗粒,白片具有接近原厂颗粒的品质和较低的价格,但是也有品质较差的白片颗粒,需要大家自己辨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移动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固态硬盘与移动硬盘有哪些区别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来说,移动硬盘指的是机械硬盘,市面上也存在有固态的移动硬盘。固态硬盘通常指的是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的内置硬盘。可移动的固态硬盘与可移动的机械硬盘在性能、读写速度、防震抗摔性、安全性上有区别,固态硬盘的性能、读写速度、防震抗摔性和安全性都要优于后者。若是比较移动机械硬盘与内置的固态硬盘,后者在性能上优于前者,但在便携性上不如前者。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主要在四个方面,分别是读写速度、性能、安全、防震抗摔性这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读写速度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分更快。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能达到500MB/s,其中读取速度达到400-600MB每秒,写入速度达到200MB每秒。

而传统硬盘读取速度极限也无法超越200MB每秒,写入速度在100MB每秒左右。如果遇到非连续的散片数据,SSD能体现出极快的读写速度。而传统机械硬盘由于磁头寻道等原因,传输速度偏慢。

2、性能

固态硬盘的性能完胜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构造是完全不同。固态硬盘的高速度带来的效果不光是电脑开机速度快那么简单。

3、安全

固态硬盘没有盘片,所以只要其芯片不受到外形挤压产生形变,数据就能获得安全的保存。

而传统硬盘没有这一优势,一旦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盘片和磁头碰撞,甚至不合理接触,都会造成盘片受损,数据丢失。

4,防震抗摔性

目前的机械硬盘都是磁碟型的,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

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即目前内存、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

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较机械硬盘,固硬占有绝对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固态硬盘缓存对SSD性能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决定了固态硬盘性能?有人会说是主控,有人会认为是闪存,也有人会提到缓存。 固态硬盘缓存对SSD性能有影响吗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析这个问题。

有A品牌固态硬盘宣传,我的240G固态硬盘搭配了高达512MB容量的缓存,性能强悍!是不是缓存容量越大性能越强呢?无外置缓存的方案性能一定坑爹吗?

缓存是位于固态硬盘里的内存,和机械硬盘的缓存不一样,固态硬盘的缓存并不是为优化读写性能而生,而是闪存天生“缺陷”的一种弥补机制。

固态硬盘虽然读写速度比机械硬盘快千百倍,但闪存不能像磁盘盘片那样直接覆盖写入,这就意味着固态硬盘必须要有一个逻辑地址与实际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表,当对3号位置进行覆盖写入时,固态硬盘内实际执行的可能是对E位置的写入,然后让原本对应的C位置无效。

这张转换表(FTL)就需要有内存来储存并实时更新,不一样的固态硬盘在处理这张转换表时所用的算法不一样,所需要的内存空间也会千差万别,空间优化后的转换表甚至可以直接放入主控中集成的小容量内存中,这是无外置缓存固态硬盘诞生的前提。

实际上闪存才是决定固态硬盘的第一原因,近代固态硬盘的性能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闪存技术进步所带动,同闪存还直接影响固态硬盘的写入耐久度。而主控则是要配合好闪存,才能发挥最佳整体效能

举例来说,某山寨固态硬盘用一颗SMI主控搭配一颗Intel 3D TLC闪存,由于闪存数量少,并发能力低,闪存自身又属于偏重容量不注重性能的类型,性能显著偏低并且实际运用中卡慢频发,显然固件并没有对闪存进行良好的适配。

换句话说这个闪存原本是用来做2TB级固态硬盘的,非要只用一颗放在中小容量固态硬盘里,容量是够了,性能没有了,这样省成本苦的是消费者。

而在另一个无外置缓存固态硬盘——ToshibaTR200当中,同样是主控内置缓存方案,但主控与闪存来自同一厂商,在硬件适配和性能优化上更具优势。

实际测验也证明了无外置缓存固态硬盘一样可以拥有出色的性能。毕竟固态硬盘的缓存只是储存FTL元数据运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缓存。

另外,TR200 240G作为入门容量型号,一样在PCB的两面布置了多达8个闪存颗粒,充分保障闪存读写的并发能力。虽然Toshiba早就能在单颗闪存颗粒中实现高达1TB的储存容量,但显然分散成小容量、多颗粒的形式才能充分提升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